首页>>诉讼指南>>以案说法
诉讼指南

以案说法

员工窃取公司商业秘密获刑

“我们不能由于对方的退出而立刻进步产品的售价”,明珠公司代表痛心地说:“所以这部门差价损失不仅发生在被告人侵权期间,而且可以预见还将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发生。 ”本案中,被告人明某、陈某、陆某、吴某、钱某原均系明珠公司职工,在职期间,除被告人陈某外,公司都与他们签有保密协议,商定公司所有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包括设计图纸、客户名单等多种信息),职工均具有保密义务,保密期为在职期间至贸易秘密公然或失去贸易价值止。被告人陆某的辩护人提出,涉案机器的形状部门是一目了然的,完全可以通过观察和丈量获知,不属于明珠公司的贸易秘密。 ”为此,明珠公司以为被告人主观恶性较深,犯罪情节极其恶劣,哀求法院从重处罚。 ”何利萍感触地说。



  何利萍以为,贸易秘密是一种无形财产,不像有形财产那样可以详细正确地认定或丈量,侵犯贸易秘密给权利人所造成的损失,往往也不直接表现为有形物的损毁、减少或者灭失,更多地表现为权利人竞争上风的降低、市场份额的减少甚至贸易秘密因被公然而灭失。岂非这一切都是偶合?经由一轮具体调查,一场里应外合窃取贸易秘密的“潜在”大戏浮出水面。 2009年初,陈某回宜兴参加明某的婚宴,两人聊天时谈到了创业。从2010年年底,公司就发现有另一家公司在市场上通过大幅降价等方式销售与其公司完全相同的产品,造成大量客户流失,损失巨大。


  对于该案的审讯,南京大学法学院刑法学副教授张淼以为,刑法的运行是惩办犯罪的有效手段,贸易秘密这一无形资产同样需要刑法的保护。宜兴法院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三审合一轨制,充分施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综合效能,同一司法尺度,进步司法效率。 “因此,如今良多高科技企业都越来越正视对贸易秘密的保护,不少企业都制定了相关保密轨制。为难之际,两个人再次把主意打到了曾经的雇主明珠公司头上。


  本案承办法官、宜兴法院知识产权审讯庭庭长何利萍先容,“贸易秘密是高新技术企业繁荣昌盛的宝贝,一旦秘密被窃取,企业将会蒙受巨大的损失。经审计,明某等人的行为给明珠公司造成损失339万余元,净获利217万余元。


  贸易秘密需加大刑法保护力度


  ■专家观点


  既然公司的保密治理如斯完备,为何贸易秘密仍是泄露了出去?“案件的发生充分说明,保护贸易秘密不仅仅是企业的责任。一方面,刑法对此类案件划定的入罪数额尺度过于刚性,轻易导致刑法合用中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良多人法律意识稀薄,以为只要自己把握了技术和客源,就可以另立门户,殊不知该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的红线,将会受到刑事处罚。


  然而,陈某这个技术员究竟只在明珠公司做了四年,不能把握一些最提高前辈的出产技术,时间一长,这个完全不具备开发能力的公司就在技术上捉襟见肘,难以应付客户越来越高的需求。


  由于案件涉及贸易秘密,2012年4月,宜兴法院依法对陈某、明某等人侵犯贸易秘密一案进行不公然庭审。被告人明某辩称,其通过被告人陆某提供的图纸,是陆某凭借自己的技术经验设计出来的,而非明珠公司的贸易秘密。


  然而,根据权势巨子机构出具的鉴定讲演,明珠公司过滤机的技术图纸中所反映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焊接符号、表面粗拙度、材料热处理技术要求等工艺参数,不可能通过公然渠道直接、轻易获得,不通过大量的试验及在出产实践中经由试探付出一定的代价,仅凭上述拆卸后能见的表观结构经测绘而加以模仿,难以详细进行同类过滤机的出产。


  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成立两年来,在不断晋升审讯实践能力的同时,注重施展司法的保护效能。同时,明珠公司对所拥有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也都采取了使用保密软件、专人治理、严格审批轨制等保密措施。以本案为例,被告人都受过高等教育,却将把握的技术和客户信息视为自己的资源,通过分歧法竞争掠夺利益。既然两个人一个曾经是公司的技术员,一个还在做公司的销售员,何不利用把握的技术和客户资源成立一家公司,自己当老板赚钱呢?有了这样的想法主意,陈某和明某遂于2009年6月注册成立了一家机械公司,注册资金51万元,由明某任法定代表人,陈某做股东,开始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创业之路。 ”何利萍以为,要解决贸易秘密的泄露隐患,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让“公平竞争”原则和“侵权意识”获得社会普遍的认同。此外,法院还判决追缴被告机械公司所有违法所得人民币217万余元,上缴国库。显然,这些图纸和数据都应是明珠公司的贸易秘密,而非目测可以仿制,更不可能是陆某的私家发明。固然2004年陈某辞职离开公司,但其深知自己的老东家技术提高前辈,产品过硬,利润丰厚。购买产品的客户里也有不少都是明珠公司的老客户,很难相信他们会对该公司产品的独创性全无所闻,可是仅仅由于被告公司报价低廉,他们就没有或者说不愿意去思索其中的缘由,绝不犹豫地选择了被告公司。在判决后,宜兴法院知识产权庭的审讯职员来到权利人明珠公司,对该公司既有的保密轨制进行了完整地分析,指出存在的缺陷和题目,并提出了公道的建议。


  按照两人商量好的计划,明某“潜在”在明珠公司做销售,一旦知悉客户有需求,就通知陈某找到该客户,称自己机械公司的产品功能与明珠公司一模一样,却价格低廉。 2011年1月,明某、陈某、陆某三人被抓获,嫌疑人钱某、吴某也先后投案自首。


  早在2001年,陈某就进入明珠公司做了一名技术员,同时也结识了做销售员的明某,两人关系一直较好。在判决生效后,邀请公安、检察职员,对涉及权利人贸易秘密的载体(如电脑、U盘等),进行了彻底销毁,防止在审理结束后二次泄密。在本案中,宜兴法院援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分歧法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题目的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司法解释的划定,大胆勇敢启用民事案件损失的认定尺度来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更有利于保护权利人的利益,打击和惩罚贸易秘密犯罪。


  二是通过程序公正,保障实体公正。对于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中的国家而言,知识产权等“技术财产”的保护尤其重要,法律的保护会间接促进技术的立异与发展,进而成为决定国家发展的核心能力。在审理侵犯企业贸易秘密案件中,他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三点:


  切实妥善保护贸易秘密


  ■司法观察


  张淼表示,长期以来,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保护并没有受到足够的正视,刑法对侵犯贸易秘密犯罪惩罚的力度也受到很大的限制。 “因此,假如没有普遍的公平原则和侵权意识,再严密的保密协议在巨大的利益眼前也会成为一纸空文。为此,明珠公司专门到工商部分查阅对方的工商登记资料,发现该公司的法人代表明某和股东陈某居然都曾是自己公司的职工。此后,原明珠公司的一些常年客户纷纷与这家“价廉物美”的机械公司建立关系,为明某和陈某带来了滚滚财源。


  法庭上,明珠公司表示,被告人陈某、明某等人的行为给该公司带来了巨大损失,这些损失不但是被告人盗取公司技术、抢夺客户资源所带来的直接损失,还包括因被告公司低价恶性竞争导致明珠公司被迫以较低的价格向客户销售产品而造成的差价损失。 ”


  强化公平竞争意识


  ■连线法官


  (文中企业名称系化名)


  据此,宜兴法院以为被告机械公司、被告人明某、陈某、陆某、吴某、钱某的行为均构成了侵犯贸易秘密罪。


  一出窃取贸易秘密的“潜在”大戏


  员工盗取公司贸易秘密成立同类型企业,出产销售与原公司完全相同的产品,并以低廉的价格抢走原公司的老客户,造成原公司损失达300余万元。


  一是三审合一,同一司法尺度。对于侵犯贸易秘密罪的罪名成立及量刑轻重的情节尺度是权利人的损失,而刑法及其司法解释对于权利人损失的认定和计算并无相应的明确划定,但是,不管是刑事诉讼仍是民事诉讼,权利人的损失均是事实认定的题目,具有同质性,不存在因诉讼类型不同,其损失确定方法亦应不同的情形。张淼同时指出,在经济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无形资产所带来的利益会变得非常凸起。

  三是能动司法,完善保护体系。结合各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等因素,宜兴法院终极依法作出判决,以侵犯贸易秘密罪判处被告机械公司罚金人民币500万元;判处被告人明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250万元;判处被告人陈某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230万元;分别判处被告人陆某、吴某、钱某三年至一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分别判处罚金1.5至1万元。陈某则与其妻子找到另一技术员吴某,以6800元好处费分批次弄到了其他几套图纸。


  靠窃密获爽利得“人财两空”


  合法明某、陈某等人为自己蒸蒸日上的事业窃喜时,2010年12月,发觉存有“内鬼”的明珠公司向公安部分报了案。 2009年10月,为了完成南通一家公司购买过滤机的合同,明某以好处费2000元利诱明珠公司技术员陆某,将其需要的技术图纸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偷出。同时,对于该公司所开发的技术,引导该公司区分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贸易秘密保护和专利保护等不同手段,完善自有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贸易秘密案件的审理和质证方式,采用不公然开庭审理的方式,对于涉及贸易秘密的证据,采取要求辩护人签署保密承诺等措施限制贸易秘密的传播渠道和知悉范围,防止在审理过程中二次泄密。




  对于检察机关和明珠公司的指控,多数被告人愿意认罪,但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否构成侵犯贸易秘密罪,被告人都不同程度地表示出异议。


  明珠公司是一家出产、销售各类过滤机、分离机、泵等产品的公司。近日,该案的5名被告人因侵犯贸易秘密罪,被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法院分别判处一年至四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最高250万元罚金,没收一切违法所得。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