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以案说法>>以案说法
以案说法

以案说法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时间:2024-08-28  【转载】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东莞寮步律师存在以下明显区别:


一、定义及构成要件不同


  1. 合同成立
    • 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合同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他们在合同中分别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 当事人对合同主要条款达成合意:主要条款一般包括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等。只要当事人对这些主要条款达成一致,合同即可成立。例如,甲向乙出售一辆汽车,双方就汽车的品牌、型号、价格等主要条款协商一致,合同即成立。

    • 定义:合同成立是指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合同关系得以确立。

    • 构成要件:

  2. 合同生效
    • 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行为人应当能够独立地进行意思表示,并且能够预见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例如,未成年人在签订某些重大合同时,可能因缺乏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导致合同无效或效力待定。

    • 意思表示真实: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应当是出于真实的意愿,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情形。如果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合同的内容和目的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如果合同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如签订走私物品的买卖合同,该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

    • 定义:合同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 构成要件:


二、判断标准不同


  1. 合同成立的判断标准
    • 主要从客观方面进行判断,即看当事人是否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一般来说,只要双方当事人通过要约和承诺的方式对合同的主要内容表示认可,合同即成立。例如,通过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的要约和承诺,明确了交易的标的、数量、价格等关键要素,就可以认定合同成立。

    • 合同成立的时间通常是承诺生效的时间。如果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2. 合同生效的判断标准
    • 既包括客观方面,也包括主观方面。客观上,合同的内容和形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主观上,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合法。例如,一份房屋买卖合同,不仅要在形式上符合法律规定,如签订书面合同、办理产权登记等,而且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必须是真实意愿的表达,不存在被胁迫等情况。

    • 合同生效可能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或经过一定的程序。有些合同需要经过批准、登记等手续才能生效,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有些合同可能附条件或附期限,只有在条件成就或期限届满时才生效。


三、法律后果不同


  1. 合同成立的法律后果
    • 合同成立后,当事人之间产生了一定的法律关系,双方应当按照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先合同义务,如保守商业秘密、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等。但是,合同成立并不意味着当事人就必须履行合同的主要义务,因为合同可能尚未生效。

    • 如果一方在合同成立后违反先合同义务,给对方造成损失,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例如,甲和乙在商谈合同过程中,甲向乙透露了自己的商业计划,后乙因自身原因拒绝签订合同,但却利用甲的商业计划与他人进行交易,乙应当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2. 合同生效的法律后果
    •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另一方有权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的形式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等。

    •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还可以依据合同约定行使权利,如要求对方交付货物、支付价款、提供服务等。同时,合同生效也为当事人提供了法律保护,寮步律师当事人可以通过诉讼、仲裁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